1. 首页 > 手游资讯

《忍者神龟》新游戏 忍者神龟w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4-10-26
摘要:对于国内大部分80后90后而言,即便不能逐一指出上面图片中的四只人形乌龟谁叫米开朗基罗谁是莱昂纳多,或是讲明白他们谁用的双截棍谁使的是双叉,多半也喊得出他们共同,《忍者神龟》新游戏 忍者神龟w

 

对于国内大部分80后90后而言,即便不能逐一指出上面图片中的四只人形乌龟谁叫米开朗基罗谁是莱昂纳多,或是讲明白他们谁用的双截棍谁使的是双叉,多半也喊得出他们共同的名字——忍者神龟。

“忍者神龟”在国内的情怀究竟在于何处,不同人或许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忍者神龟》是他们小时候放学后追着看的动画片,全片的嘻哈风格在当时的电视荧屏上也显得颇为特别,令人印象深刻;而对于那些家有“小霸王学习机”的人来说,《忍者神龟》系列代表着红白机上最欢乐好玩的共斗游戏,是邻居同学来家里一起打机时的不二选择;同时,“忍者神龟”也是一些人最初接触欧美“街头文化”的契机……

不论是诞生还是后续,“忍者神龟”的发展历程都如同剧中四只小乌龟的遭遇一般,称得上是“另类”,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起落;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四只忍者龟也正在成为日渐远去的童年回忆。

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们依然在流行文化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1

用现在的话来讲,“忍者神龟”的诞生可谓是不折不扣的“缝合怪”。两个籍籍无名的漫画家组建了一个连办公室都没有的漫画公司“幻影工作室”,创作出了几只变异乌龟的形象。

>

“忍者神龟”们的早期漫画形象

《忍者神龟》的英文原名“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少年变异忍者龟)直白地表达了这部作品主打的卖点——它显然借鉴了《X战警》系列,同样是讲述变种青少年成为超级英雄的成长,还融入了《夜魔侠》的起源故事;尽管新添加了当时流行的“东方忍者”元素,真正支撑起作品整体氛围的则是美式地下街头文化。

忍者龟们称得上特点的大概就是大部分变异型英雄主角是从人类向动物变异,而他们是从动物变异为人,身为青少年却又不受一般人类规范的约束。

在当年,这样的十八线戏仿漫画多如牛毛,能找到出版社靠连载赚个稿费养家糊口就算是混得不错了。但《忍者神龟》在当时正赶上了“特许经营权”模式的风口,大厂商们正像抽盲盒一样收购各类小作品的特定商品生产权,即便这些角色形象本身尚不知名。

在2009年的纪念电影《永远的忍者神龟》最后,还原了两位作者当初创作“忍者神龟”时的景象——仅希望这些小乌龟的形象能卖得出去

漫画杂志基本确立了四只忍者龟的风格形象后,幻影工作室便将这些角色的“特许经营权”兜售给了不同厂商,忍者神龟的形象逐渐被印刷在各种T恤帽子上,也有玩具被摆上了商场货架。

尽管最初以漫画的形式登场,但比起那些典型的“超英漫画”角色,“忍者神龟”更类似于三丽鸥旗下的“Hello Kitty”或是“大耳狗”,“角色形象”通常优先于“剧情故事”独立存在,可以出现在任何适宜的场合,也不强调所谓的“原作”内容。

“特许经营权”模式将“盈利”与“推广”融于一体,在当时炙手可热。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厂商不只是购买了特定领域的角色形象授权,更是以“加盟者”的身份来共同开发这一IP,因此有着相当高的自主权,可以将自身的诸多想法添加到创作中来,让作品变得更加适应市场。

这样“借鸡生蛋”各取所长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很美好,但事实上加盟者们竞相“杀鸡取卵”压榨角色的商业价值才是常态——过不了几年,大小厂商就转而收紧了对于旗下品牌形象的授权尺度。

只有少数幸运儿真正从这一潮流中得益,在多方助力下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而忍者神龟们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在《忍者神龟》漫画不温不火地连载了几年后,彩星玩具公司(Playmates Toys)取得了忍者神龟系列可动人偶(FIGMA)玩具的生产权,但起初他们也不确定此时的“忍者神龟”究竟有多少潜在受众,是否真的值得为此开辟生产线。

为此彩星要求一并获得该系列的电视作品改编权,找动画工作室制作了一套五集的迷你动画剧集来试水这四只小乌龟的市场前景。

>

这五集动画讲述了忍者神龟们与施莱德和大脚帮的初次交锋

起初这套迷你动画并没能获得多热烈的反响,但玩具公司还是开工生产,开始将忍者神龟的可动人偶推向了市场,同时也将这几集动画的播放权继续提供给广播公司,让它们在电视上反复洗脑播放,就当是给玩具打广告了。

>

彩星依照动画设定生产的忍者神龟可动人偶

结果后续作品收视率一炮而红,这版动画就此一做就是近200集,从1987年播到1996年,一度是美国电视史上播放集数最多的动画影片。

伴随着激昂的饶舌风主题曲,这一版动画实则成为了《忍者神龟》系列整体氛围的奠基石,推动这几只起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乌龟走上了世界舞台。

2

在90年代初, 87版《忍者神龟》也进入了中国内地。

当时国内同样刚经历了好一阵由动画掀起的“变形金刚”热潮,多家地方电视台不约而同相中了《忍者神龟》,争相引进这部有望接班的作品。这导致87版《忍者神龟》在国内曾有过广东、深圳、天津、北京多家电视台制作的不同译制版本,四只忍者龟的中文译名也不尽相同。目前网上所流传的资源则普遍是后来广东东和兴发行、辽艺配音的影碟版本。

>

在一些版本中,使用长棍、负责道具开发的多纳泰罗一度被叫作“爱因斯坦”

早期电视台播出的87版动画大多并不完整,甚至缺失了最初的五集起源故事,单元剧形式也缺乏一条完整的故事主线,教人看得没头没尾 。

但这并不影响忍者神龟在当年的小观众之间深入人心,这一方面是动画片头曲里寥寥几个镜头就足够好理解故事的基本,同时也离不开科乐美制作的《忍者神龟》系列游戏的助力。

在87版动画走红之际,科乐美也拿下了《忍者神龟》的游戏改编权,开始以动画为蓝本制作对应的家用机游戏。由于当时《忍者神龟》在日本还没什么名气,科乐美还给日版游戏专门起了个《激龟忍者传》的名字。

初代《忍者神龟》是卷轴式平台动作游戏,以难度硬核著称,但依然凭借丰富的内容而热销——玩家在游戏中不仅可以操控四只拿着不同武器、动作特性各异的乌龟,他们还有多种副武器可拓展。游戏中甚至可以俯视角驾驶神龟战车纵横城市。

>

玩家甚至能驾驶神龟战车在街头巷尾与敌人交火

这款FC游戏在欧美和日本都风靡一时,也助推神龟热潮到达了新的高度,伴随着新动画、新电影、特摄剧、电视广告接连上演,神龟们的身影以各种形式活跃在荧屏上。

>

1990的《忍者神龟》特摄电影同样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是系列的里程碑作品

不过,大部分国内玩家接触到《忍者神龟》的游戏还要等到90年代中后期“小霸王”风靡之后,此时科乐美已经在红白机上推出了多部《忍者神龟》系列作品,除了《激龟忍者传》的两部续作以外,还有格斗游戏《激龟快打》(在国内时常被翻译为《忍者神龟4》)。

集结了这几款游戏的“忍者神龟3IN1”可说是当时最热门的卡带之一,而大部分小玩家都是冲着其中的《忍者神龟》二代和三代去的。

这两部续作一改初代的玩法风格,成了横版清关游戏还支持双人游玩,难度也大大降低,更强调趣味性与快节奏。在当时很少有比它们更适合作为“派对游戏”的选择了,熟练的玩家能在游戏中团结协作、互相飙分,而新手玩家也可以挑选顺手的武器,跟随小伙伴走完关卡的大部分流程,不至于总在旁观或是沦为拖油瓶。

>

忍者龟们时不时看向屏幕的呆样也令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这是当年流行的其他横版闯关或是PVP游戏难以提供的乐趣,比起游戏本身,更令人难忘的往往是现场欢乐的氛围,而玩过游戏后再看电视上播出的动画也会多一份别样的感觉,仿佛自己曾经化身其中。

足以被称为国内80后90后共同回忆的事物有许多,《忍者神龟》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忍者神龟》自然也不可能长盛不衰。到了21世纪初,尽管依然有忍者龟相关的作品陆续推出,但流行趋势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这倒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还是有许多粉丝将这一系列逐渐过气归结于特许经营模式分散了对于作品内容的管理,使得故事的发展方向逐渐失控。而等到终于有雌性忍者龟在特摄电视剧中登场之后,就连一直秉承开放原则的幻影工作室创始人也不得不承认作品已经完全脱离了控制。

>

还有了雌性忍者龟在特摄电视剧中登场

但就在这节骨眼上,四只小乌龟再次走运了一把。此时系列的电视动画改编权来到了福克斯广播公司手上,一套完全重启的全新剧集应运而生,被称为03版。

这版动画的前几季同样被引入了国内,经由中央电视台六频道播放。作为电影频道的中央六套很少播放动画持续播放动画剧集,但“第6频道”恰好是原作中忍者神龟们最爱看的新闻频道,因而这次引进与播出被认为是对于当年神龟热潮的一次致敬,也让一些年轻的新观众具体认识了这些角色。

相较于87版,新版剧集中四只忍者龟的性格差异变得更加鲜明,一些人气配角例如主持人艾普丽尔、城市义警凯西·琼斯都有了更多戏份和更丰满的性格,就连反派施莱德也从脸谱化的恶棍转向了“走上追寻暴力的歧途但内心深处依旧存有武士精神”的复杂形象。

>

87版和03版艾普丽尔的造型和人设都有不小的区别

此外故事的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主线脉络,世界观设定变得更加统一、更有“赛博味”;片中还有时不时变换镜头画幅的表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这些改进都帮助忍者神龟迎合了新的时代特点,03版动画称不上让忍者神龟起死回生,但无疑为之打上了一针强心剂。科乐美也在时隔多年后,再次以03版动画为基础开发忍者神龟系列的新游戏,主机平台上的3D俯视角清版,还有GBA上招式繁多的横版闯关作品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GBA上的《忍者神龟2》里忍者龟的特性也更加多样,例如米开朗基罗可以利用双节棍如竹蜻蜓般缓降,多纳泰罗则可以借助长棍撑杆跳

这一波神龟热潮尽管大不如前,但足以证明这一品牌经得起时间考验,到2007年时,还有忍者神龟的CG电影在全球上映,育碧为之制作了配套游戏。

在03版动画完结之后,《忍者神龟》的电视动画转由尼克有线电视频道接手,在2012年制作成了面向儿童的全新CG动画剧集,再度开始了漫长的连载……而这些对于国内的大部分忍者神龟粉丝而言就是相当遥远的事了。

>

艾普丽尔的形象也又变了个样

等到2014年时,由《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的导演迈克尔贝担任制片的《忍者神龟》上映,由于此前《变形金刚》系列在中国地区的良好反响以及《忍者神龟》的潜在受众,这部影片在中国的票房同样饱受期待。然而相比于《变形金刚4》在同一年拿下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忍者神龟》不到4亿的票房只能说是勉勉强强。

>

拟真风格的忍者神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说到底,国内受众对于忍者神龟的情怀终究是凝聚在当年的87版动画以及FC游戏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时隔多年之后,当全新游戏《忍者神龟:施莱德的复仇》一经公开,就在国内游戏玩家间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远超同系列的任何新作。

因为它光是看起来就像当年科乐美《忍者神龟》二代与三代的精神延续。

>

《施莱德的复仇》早期的曝光截图

这部作品并非由科乐美制作,但开发者们毫不掩盖自己的致敬之意——复古的高清像素风,熟悉的角色造型与姿态,就连诸多游戏场景也令人似曾相识。

开发者们当初宣称要将这部作品献给所有当年87版动画的忠实观众以及流连于科乐美系列游戏的热切拥趸们,拉满了粉丝的期待值;结果大家等来的却是几经跳票和漫长的等待,直到如今才终于能玩上这个游戏。

4

尽管如今《忍者神龟》系列的游戏改编权也在尼克有线的手中,《施莱德的复仇》经其授权才得以制作,但游戏中的角色形象和设定几乎完全依托于87版动画,当然也包括那首熟悉的主题曲。

非要说添加了些什么的话,那大概就是在原剧中总是因为各种原因陷入险境等待搭救的女记者艾普丽尔摇身一变,从花瓶成为了可以和忍者神龟们并肩战斗的巾帼豪杰。

对于87版动画的观众而言,看艾普丽尔抡着话筒对大脚帮拳打脚踢确实是件很离谱的事,可以说她要有这个战斗力的话,87版动画里一半的故事都不存在了

这个设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尼克版的动画——剧中的艾普丽尔也师从老鼠大师斯普林特,成为了一名女忍者。但更多的显然是出于游戏性的考量。

《施莱德的复仇》中可同屏共玩的玩家人数一口气从两人增加到了六人,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可操作角色登场,不仅是艾普丽尔,一同加入的还有师父斯普林特和凯西·琼斯(在首次通关剧情模式后解锁)。

这些角色有着各自的特性,攻击范围、攻击速度和能量积攒效率不尽相同,还有着各自的必杀技和嘲讽动作。而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直观差异,这些角色的招式衔接与打击手感也有着细微却又不难察觉的差异,在游玩过程中很容易找到自己更心仪顺手的那个角色。

游戏的主线内容并不长,总共16个关卡,大概两个小时就能通关一遍剧情模式。游戏的前半程关卡充满了对于科乐美二、三代《忍者神龟》的致敬,诸多场景和敌人配置几乎就是高清复刻,其中自然少不了令人记忆犹新的“滑板关”。

而到了游戏的后半程,不论是正方配角还是反派Boss,曾经没机会在老游戏中登场的动画角色们悉数亮相,游戏的场景也不再限于熟悉的纽约市与大脚帮老巢,神龟战车载着玩家前往了更多地方。

游戏的制作组曾说制作一款复古的《忍者神龟》游戏就是他们的梦想,而在游戏中也确实能感受到这是他们的圆梦之旅——一方面将过往的关卡以现代的方式展现,同时也将当年遗憾于未能在游戏中见到的内容填补其中。

那么身为玩家又能在这个游戏中圆上什么童年未竟的梦想呢?那大概就是“一场能容纳更多人的欢乐派对”,不用再在人多时排着队轮流玩。

《施莱德的复仇》所包含的不仅是更多的同屏可操作角色,更重要是加入了现代化的便捷联机方式。玩家除了可以在本地通过键盘以及手柄多人游玩以外,还可以通过线上模式邀请好友联机或是与陌生玩家匹配共斗。Steam版本更是支持“远程同乐”功能,一名购买了游戏的玩家便可以邀请其他好友免费加入游戏。

游戏在玩法上也添加了更多玩家互助的内容,例如“匀血”和“救人”,都可以让合作过程更美满。

游戏的简单与普通难度玩起来都颇为轻松,剧情模式还包含了轻度的养成要素,玩家角色可以增加绝招条的积攒上限;而困难模式和限命通关的“街机”模式则比较接近当年的FC游戏的难度,需要一定程度的背板和应对策略才能安稳过关。

就像当年的《忍者神龟》游戏一样,《施莱德的复仇》未必是当下最棒的复古横版游戏,也有不少会让玩家觉得“应有却未有”的地方,例如不同角色间更多变的招式差异,地图上的机关陷阱较为单调……但如果能找到同好一起玩上几关,它就足以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欢乐。

结语

莱昂纳多、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多纳泰罗——四只忍者神龟的名字都取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他们的创造者说当初在取名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刚修完艺术史课程的他顺手借了几个受人熟知的名字。

谁也想不到在多年以后,这些小乌龟会在游戏界成为新一轮“复古风”的代表之一,真的带上了些许“文艺复兴”的意味。

像《施莱德的复仇》这样的横版清关游戏通常被认为早已过时,受众寥寥,却在这几年迎来了小爆发,“热血系列”和《怒之铁拳》的新作都广受好评,叫好又叫座;而很多人觉得日薄西山的格斗游戏也仍旧是当下最热门的游戏类型之一,同样新作频出、反响不俗……